年前,公司忙着招新、培训,年后将把重点放在注册用户向付费用户的转化上,同时,还要研发共享平台。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杨逢麦给团队放了春节假,自己则留下来当起了临时客服,同时琢磨研发的事儿。和他一起留守的,还有一个特别的创业伙伴——新婚妻子周海泉。
杨逢麦生于1992年12月,2016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工作半年后,他决定实施自己的创业梦想。“创业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是一种思潮。我们已经不再以能在一家大公司上班为荣了。”杨逢麦说。
除了同在哈尔滨的周海泉,杨逢麦创业团队名单上的小伙伴遍布五湖四海:有在北大读研的师姐,有在中山大学读本的小师弟,有同济大学的,有天津大学的,还有从华为辞职的同学。怎么把这些人聚在一起?
在北大的师姐推荐了“创客小镇”。
“创客小镇”位于海淀区温泉镇,集“众创空间+创客公寓+创业生活+创业服务”四大功能于一身,适合起点低、底子薄的初创团队。2017年1月,杨逢麦成为入住人才公寓的第一批创客。
“‘创客小镇’的筛选机制特别好,不看你是不是北京户口,不看你毕业的院校是不是北京的,只看项目本身的质量,看创业团队是否具有中关村的创业精神。”杨逢麦至今说起来还有些激动。杨逢麦带着来自全国各地的8人创业团队,租了一层6套房子,在北京有了“家”。
杨逢麦一天的工作时间,没少于13个小时。“从我住的楼走到办公室,正好5分钟。节省了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全部用来工作了。对我来说,工作是最快乐的!”杨逢麦说。杨逢麦身材瘦小,但创业的激情让他不知疲惫。为了避嫌,周海泉在公司不担任职务,默默打理一切后勤事宜。
这一年,杨逢麦的创业项目得到了飞速发展:10月,团队在人才公寓内完成研发,第一代产品陆续上线;11月,办公空间开放,他们成为第一批租客,租用了60平方米的办公室,人员扩充至17人;到年底,公司营业额已超百万元。
这期间,他还办了一件人生大事,确切地说,是创客小镇帮他操办了人生大事:为他和周海泉举办了婚礼,100多人参加。回忆起婚礼,小夫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创客小镇”10多栋楼,靠近南门的两栋用于办公,其余是人才公寓。还配建了食堂、幼儿园、超市等公共设施。放电影、读书会、相亲活动……业余生活也很丰富。除了外出办业务,杨逢麦几乎不需要踏出小镇一步。
“上次出去还是上一个月。”大年初八,杨逢麦和周海泉一起,要离开创客小镇,去朝阳区办理“双创贷”手续,这是创客小镇出台的扶持政策之一,50万元贷款将主要用于推广和增加流动资金。“到今年年底,计划实现产值4000万元到5000万元。”小夫妻信心满满。
“创客小镇”的幼儿园开园在即。每天,夫妻俩都会从幼儿园旁边经过。“我们在这儿结婚,希望孩子也能在这儿出生!希望公司发展到一二百人的时候,还能在这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