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摘掉“穷帽子”,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西市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三苦精神”,不断探索实践着有效的脱贫致富之路。日前,记者采访了三位定西人,他们不气馁、不抱怨、不放弃,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展现了新时代的风采。
本报记者 杨世智
定西日报记者 朱红霞
通讯员 马明义
轮椅上的电商“健儿”
近日,我们走进位于渭源县残联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的甘肃聚益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正在接受孵化的微型企业。公司墙上挂着“最美创业能手”的锦旗,一箱箱包装好的中药材饮片码放得整整齐齐,公司负责人王宏平正在电脑前忙碌着。这家公司现在每天平均成交20单当地生产的中药材饮片,一年纯收入4万多元,政府每年还会给予5000元奖励。
今年34岁的王宏平是渭源县莲峰镇石门村人,曾是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大学生。2005年的一天,即将毕业的王宏平突发重病,导致截瘫。之后几年,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弟弟也因此放弃学业打工挣钱,但他的病情并没有根本好转。无奈之下,家人将他接回渭源老家,在当地中医院接受治疗。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背负了20多万元的债务。
王宏平并未就此消沉,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想办法通过网络挣钱为父母分忧。2012年,父亲右腿摔成粉碎性骨折,而王宏平的网络收入也越来越少了,一家的生计又一次陷入困境。
2014年,渭源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王宏平正巧在网上认识了一群电商义工,他们鼓励王宏平开一家淘宝店销售家乡中药材。在渭源县电商办和义工的帮助下,王宏平从拍照上传、界面维护、接待客户学起,开启了他的电商创业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网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去年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其中“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到15000多元。而随着网店订单量的扩张,全家人都成了王宏平的“员工”,父亲负责药材加工,弟媳帮着打包,弟弟负责每天发货,他自己负责洽谈签单。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还清了债务,日子彻底“翻了身”。
自己的日子好过了,王宏平没有忘记乡亲们,特别是贫困户和残疾人。每年收购药材时,对贫困户和残疾人交售的中药材,他都以高于市场价三四元的价格进行收购。仅此一项,他每年要额外支出三四万元。同时,他还手把手地带着更多残疾人创业。2017年,在县残联的帮助支持下,他对16位残疾人网上创业进行了系统性的培训,努力让他们成为自立自强的创业者。渭源县祁家庙乡的赵改成爱好画工笔画,王宏平一边在自己的网店推销赵改成的画作,一边手把手教他开网店,陆续以每幅300元的价格销售画作15幅。现在,赵改成已“学成出师”,开了一家网店销售自己的画作。另一个学员张娟,度过同样的“学徒”经历之后,也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店。2017年7月,王宏平被评为“渭源县第二届行业能手”,荣获“青年电商领头雁”称号。
又是一年春来到。新的一年,王宏平有了新的打算,他计划在流转莲峰镇石门村残疾农户20亩土地种植蒲公英的同时,争取专门创建一个残疾人电商创业基地。他说:“我想帮助更多残疾人贫困户就业创业,让乡亲们的药材都能卖上好价钱。”
发展产业拔“穷根”
今年元宵节,岷县县城举行了为期3天的传统灯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前来观看。麻子川镇上沟村村民朱学平也和妻子穿上了新衣服,喜气洋洋地到城里看社火、观灯会。他说:“以前家里没钱,我心里没底气,逢年过节也不愿出门。自从摘掉了‘穷帽子’,一家人心劲大了,今年准备好好逛逛!”
朱学平今年48岁,以前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指导,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帮朱学平家找到脱贫出路,帮扶干部多次上门与朱学平一家人拉家常、捋思路。朱学平回忆说:“那段时间,帮扶干部天天来到家里,不是给我们做思想工作,就是和我们一起分析市场、找出路,让全家人脱贫的信心也越来越大,决心要干出个样子来!”
帮扶干部和朱学平经过分析对比,认为应该从发展中药材产业着手,农忙种药材、农闲学技能、孩子去打工、没事多读书,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
有了明确的目标,朱学平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用3万元的精准扶贫款,夫妻俩一边学习技术一边种起了药材,两个儿子经过县劳务办技能培训后到江苏从事技术性工作……
时间在忙碌中一晃而过,朱学平一家人的日子也一年一个变化。2015年,受益于灾后重建项目,朱学平一家建起了新房。2016年,大儿子朱虎军结了婚。2017年,一家人靠着种药材和打工,纯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正式脱贫摘帽。
今年2月2日,在岷县县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朱学平作为脱贫户代表在会上讲述了自家的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实现脱贫,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和帮扶干部的付出,关键是自己要有志气、肯奋斗。”
黄土地“种出”新生活
通渭县襄南乡东坪村孙家坪社有一家爱红农场,农场主孙爱红是一个黑脸汉子。
2010年,孙爱红打工回家之后,看到村里的大多青壮年都出门打工了,大面积耕地撂荒。看到地里长满杂草,他十分心疼。孙爱红决定不出门打工,流转撂荒地集中种植。
当年,孙爱红流转了村里的撂荒地,并引进全省正在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尝试规模化种植玉米。“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的玉米,旱不跨,病不倒,收入稳定,最适合这里干旱的天气。”他说。
2013年,孙爱红的爱红家庭农场成立。农场一年年扩大种植规模,先后流转文堡等4个村农户的土地1050亩,采用先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引进优良高产玉米品种,推进机械化耕作。同时,他还吸纳村民参与到规模化农场经营中,真正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发展现代农业。
常年在农场帮工的村民孙振国,如今已经对爱红农场的经营模式非常熟悉,他介绍说:“除了掰苞谷、铺膜、播种半机械化,犁地、脱粒全用机器。我在这里打工有工资,农场不光给我提供好种子,还帮我犁地。”
孙振国在农场工作,年收入有2万多元,加上自家种的40亩玉米和养20只羊的收入,一年纯收入5万多元。而孙家坪社67户人家,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农户都在种玉米,仅此一项每户一年能收入1万元左右。
“每年正月初十到四月播种,九、十两月收获,这段时间里每天有四五十人在农场务工,光发工资每年就需要15万元左右。”孙爱红说,种地种出了大把的票子,还带动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了种植技术和好品种,能让村民增收,他心里很踏实。
今年,孙爱红计划将农场种植规模扩大到1500亩,再创办一个家庭养殖场,利用大量玉米秸秆做饲料养100头肉牛,实现从传统种植业到现代循环农业的转变。孙爱红说:“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我打算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农场,农场可以统一购置农机,提高机械化水平;统一引进优质新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统一购置农资,降低生产成本,可谓一举多赢。”